

《住宅与房地产》杂志1992年试刊,1995年正式创刊,最早由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务院房改办和深圳市住宅局、深圳市房改办联合主办,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权威期刊。经过数次变革与转型,目前,《住宅与房地产》共拥有三个不同方向的专业刊物。其中,《住宅与房地产》物业管理版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最早成立的最新锐、最专业的行业期刊,在业主圈、企业界、理论研究界、行业协会、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中,有着良好的口碑。主办方曾经举办过三次在物业管理行业引起轰动的全国性评选活动,参与颁奖典礼的规模一次在300人以上,两次在500人以上,两岸四地从政府到行业协会到企业到业主均有参与,开创了中国物业管理行业专业评比的先河,并因其为公益评选,赢得了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们的广泛认可与信任。2016年幸福社区公信榜更是首创了业主圈与物业圈的两圈互动评比,创下80多万票公投、两个10万+阅读量的评比纪录。主办方的目标——致力打造中国幸福社区第一传媒!!
范例奖背景介绍
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刻总结与精准定位,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在多种场合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十九大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要求补齐社区治理短板、改进物业服务管理,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与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的议事协调机制。
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最小单元,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化建设工程,也是人们体验幸福、实现幸福最直接的载体。为了实现中国梦想,推动社区治理与社区建设,全面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构建幸福社区,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住宅与房地产》杂志社联合中国建设报、新浪乐居、腾讯网等媒体,聚焦全国共建共治小区,通过征集范例的方式,总结幸福社区建设先进经验,挖掘社区治理经典案例与先进个人,并通过多媒体联动的方式,总结、宣传、推广,深入推动中国社区治理与物业改革创新再出发。
范例奖宗旨
触摸社区发展脉搏 / 总结社区治理经验
凝聚社区共同价值 / 构筑阳光幸福社区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范例奖评审信息
一、范例评选奖项有哪些?
1、中国幸福社区物业服务范例奖
2、中国幸福社区多元共治范例奖
3、中国幸福社区特殊贡献范例奖
(含智慧社区范例/业主自管范例等)
4、中国幸福社区特殊贡献人物奖
二、谁可以申报范例?
1、物业服务企业自荐
2、地方物业管理协会组织推荐
3、业主委员会或相关机构推荐
4、街道办/社区工作站/居委会/政府主管部门推荐
三、范例申报的范围?
全国范围,所有城镇社区/小区/项目均可参与。
四、范例奖申报收费吗?
1、业主委员会推荐范例全程免费。
2、参评幸福社区特殊贡献人物奖全程免费。
3、参评物业服务范例奖与智慧社区范例奖,通过专家评审、专员调查、公示期后最后确认的范例每个收费2万元,用于范例调查、撰写、匾牌制作、颁奖典礼、专刊制作与媒体整合推广等,未通过评审者,不收取任何费用。
4、政府相关部门推荐范例,根据实际情况收取成本费用。
五、专家是按什么原则评审的?
一句话:六大原则,双重评估,一票否决
六大原则:
民本原则: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相结合。
导向原则:发展指标与绩效指标相结合。
有效原则: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 区别不同社区。
简约原则: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关键指标可量化、可比较、可评估、可操作。
特色原则: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结合。
发展原则:现实性与长期性结合。
双重评估:客观评估+主观评估
一票否决:社区发生过重大治安事故/恶劣影响的事件/群体性事件/责任事故
六、评审步骤是怎样的?
(1)2018年4月—7月范例申报/征集期
(2)2018年7月—8月专家审议期
(3)2018年7月—8月范例线上公示期
(4)2018年8月—9月范例研究报告撰写期
(5)2018年9月—10月范例正式出版期
(6)2018年9月—10月范例研讨及颁奖活动期
(注:初拟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七、范例申报表格下载
八、申报材料报送到哪里?
申报材料发送至:zgxfsq@163.com
咨询电话:0755—83327386 83365363
招商热线:0755—83327386 83365363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范例奖评审信息
经全国征集、协会组织、企业与业主推荐,“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组委会慎重选择,独立专家评审团专家名单正式确定。现公布如下:
季如进
季如进,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清华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名誉会长。
陈幽泓
陈幽泓,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社区治理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海淀和谐社区发展中心主任,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以社区治理为例、北京市住建委老旧小区治理研究、北京海淀区《老旧小区整治和物业纠纷调解》、《北京市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模式的研究》、《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文件体系(“1+36”)立法后评估和实施后评估、《推进“两新组织”社会诚信建设》、“城镇化社区治理与服务” 等研究项目。发表“自主治理与政治秩序—公民的角色”“从维权到治理: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业主组织”“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社区治理”国际研讨会综述”“《物业管理条例》的缺陷有望在《物权法》中弥补”“公私之辩”等论文70余篇。主编与合著、编译《社区治理的多元视角:理论与实践》等多部书籍。
袁方成
袁方成,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编译局博士后,美国斯坦福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湖北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地方与基层治理。近年来,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相关社科项目11项,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发表论文30多篇,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奖励。
周骏龄
周骏龄:英国特许房屋经理学会亚太分会主席,从事物业管理工作逾二十年,现职港铁公司物业管理主管,负责厘定公司在香港的物业管理策略、业务收入、提供优质服务、雇员培训、安全管理等事务,及负责管理高级商业大楼,包括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及各大型住宅物业。亦曾经负责港铁公司在北京、上海、重庆及深圳等地区的商业大楼及住宅项目的管理。另外,周骏龄先生亦担任“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文学硕士(房屋学)”客席讲师,及获邀成为“香港资历架构物业管理业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之委员。
任俊
任俊,心理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国际积极心理学会(International Positive Psychology)理事,中国理论心理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积极心理学研究。近年来先后在积极心理学领域主持3项国家社科基金(包括已经完成的)和多项省级课题;2005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7年、2011年分别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个人专著主要有《积极心理学》、《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乐商》。 另著有教材或参编教材6部,译著6本。近年来先后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在国外SCI\SSCI和国内CSSCI等级别杂志发表论文三十多篇。
黄蕾
黄蕾,工商管理专业博士,副教授,长沙学院物业管理研究所所长,毕业于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物业管理冲突治理、利益相关者管理与对话。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区物业管理的利益冲突与利益相关者对话机制研究》等省市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相关论文7篇,出版专著1部。
王鉴忠
王鉴忠,辽宁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辽宁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副教授,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优秀本科和MBA教师。主持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在《外国经济与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管理学报》、《北大商业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级科研奖励多项,主要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企业培训核心课程:职场心智管理和情绪管理修炼。
王兆春
王兆春:全国物业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行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物业管理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广东省物业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广州市标准化专家/物业管理行业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企业或项目战略管理(咨询)、企业微观管理(咨询)、物业服务标准化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研究、心理学与企业管理等。曾主持制订三项广东省物业管理地方标准与两项广州市物业管理市级技术规范、参与《物业管理突发事件处理与危机公关》的在线课程录制、参与《物业管理指南》系列丛书审定等。其知识面广,责任心强,理论功底扎实,知识体系完善。
杨勤
杨勤,深圳市第十届文明市民(道德模范),深圳市五届、六届人大代表,深圳市福田区五届、六届、七届人大代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选联任工委委员等。此外,还担任了深圳电视台《第一现场》特约评论员、深圳市查处违法建筑评审组组长、深圳市工务署监督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中院司法监督员、市检察院人民监督员、福田区文化议事会议员、深圳市减灾救灾联合会会长等多项社会职务。多年来,坚持到贫困山区扶贫助教,奉献爱心。在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履职中,积极调研,坚持为百姓的困难鼓与呼。历年两会上,积极参与或领衔组织发起了多项询问案。在深圳特区许多具有特殊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中,都放胆直言,大声疾呼。例如公正司法、物业管理、食品安全、城市交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防洪排涝、减灾救灾等,以及在多项人大立法修法方面,都发挥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推动作用。
罗曼
罗曼,深圳商报记者,具有16年媒体从业经历,深圳报业集团唯一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主任,深圳市政府颁发的“十佳优秀工作者”、深圳商报总编辑奖获得者、每一年深圳商报社评选的优秀记者、十佳经营之星等荣誉获得者。《第二个自己》作者、精神分析师、NLP国际注册心理指导师、企业教练技术导师、时间线治疗师、系统排列导师、完型治疗导师、巅峰团队导师。深圳市委党校特聘讲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融商学院特约讲师、深圳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进修学院导师、佛山市东成财智培训学院导师、乐唐集团导师、多个知名大学客座教授、多家知名上市公司企业教练、企业家私人教练、政府部门高级管理顾问。
赵艳华
赵艳华:律师,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政府采购专家库专家,深圳市律师协会ppp专业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志愿服务律师,住建局培训学院讲师。赵艳华律师专注于为政府法律、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目前为深圳市市、区级三十几个政府部门、二十八个街道办事处提供法律服务,主要包括住建系统、财政系统、安全监督管理系统、城市规划与土地整备、城市管理系统等,参与物业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的调研、起草等工作;同时为深圳众多知名物业服务企业提供法律顾问、并购及风险管控等法律服务。对物业管理领域的业主大会召开及业主委员会选举、业主委员会运作、公共配套以及公共权益纠纷、物业服务费用调涨、物业招投标等专题有深入的研究和和丰富实践经验。
注:排名不分先后
独立专家评审团将专司范例奖标准的制定/范例初审/范例研究/范例终审工作
申报通道
申报材料发送至:zgxfsq@qq.com
咨询电话:0755-83327386、0755-83365363
招商热线:0755-83327386、0755-83365363
为了保证“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的公正性与权威性,组委会特设立“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督查委员会”,委员会专员全部由具有一线实际工作经验的资深专家组成,专司范例奖评审过程的全面监督/范例公示期的意见收集与复核/范例的抽查工作。现将名单公布如下(欢迎更多有意愿的专家加盟,联系电话:0755-83327386、83365363):
王海
中国打假第一人。北京市海淀区和谐社区发展中心创会理事。研究方向为立法促进,1995年至今一直致力于打假维权实践和促进立法。2004年开始,王海提出3个立法建议。一是建议立法设定一个消费者维权的基准赔偿标准。例如以500元作为起步价,从而保证消费者维权成本得到充分补偿。二是建立罚款分利制度,政府执法获利,应该给举报人或者受害人分成。三是要立法赋予消费者组织代表不特定消费者提起诉讼的资格,从而解决消费者维权概率低的问题。2014年实施的新消法规定欺诈行为退一赔三,起步价500元;消费者协会可提公益诉讼,但吹哨人制度即罚款分利制度仍未见进步。美国的吹哨人制度允许举报人可以自己作为私人检察官起诉欺诈政府等行为,王海认为职业打假人其实就是中国的吹哨人、私人检察官,是不花纳税人一分钱的监督者。
凌德庆
2003年开始从事商品房社区问题研究与实践,帮助上百个小区成立业主组织,给五十多家物业企业授课辅导。牵头组织召开小区治理研讨会十多次,发表相关论文二十多篇。荣获2016年度全国推动幸福社区建设十佳人物。2012年创办了合肥业主业委会论坛,安徽第一门户网站万家热线专栏作者。2015年被聘为安徽大学马院社区发展研究中心常务付主任、兼职研究员,2017年被聘为安徽中特律师事务所业主物权研究与调解中心执行主任。
顾河
1979年参加高考,解放军炮兵学院HJ–73反坦克导弹总体专业毕业,长期从事司法实践与理论调研,业主组织治理,以及社区管理与服务等工作。
宋安成
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法律部主任,上海市政府采购评标专家(物业管理),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专家,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客座教授,上海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上海市律师协会房地产法律委员会专业委员。长期从事物业管理法律方面的研究,多次为上海市物业管理立法提供立法建议,参与住建委等有关部门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对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有相当的从业经验,担任30多家物业管理企业的法律顾问。
侯进祥
曾长期致力于住房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山西朔州市城乡社区治理发展研究院、市中小微企业商会、市业主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创始人,朔州万事通达社区"六助"分类服务治理体系创立人。惟正行远,大道至简。把社区治理变简单,使居民生活更好。
黄传炜
中物联盟(北京)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海淀和谐社区发展中心研究员、北京市物权法研究会理事、北京市物业管理行业专家,长期致力于物业管理研究、立法、理论创新和实践活动,创新社区治理建设“两委三方”、“透明式酬金制”、业委会辅导和监督第三方机制,开创了物业行业第三方评估监理机制。代表作品“北京市朝阳区建外SoHO西区、北京市俪城(常青园二三区)、北京市本家润园小区,银川市京能天下川小区等一系列全国学习(透明式酬金制、两委三方、第三方评估监理模式)示范小区。
曾利民
1984年7月大学毕业,1984年~2002年,国企干部,2002年至今,政府行政部门基层干部。湖南三湘文明社区促进中心(湖湘社)发起人,“文明社区协同管理系统”创始人。
项雷
2013-2017年,任北京世茂奥临业委会主任。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阿拉善基金福建项目中心主席。2014-2017北大青鸟集团总裁,2010-2017新加坡佳通集团董事,2000-2006北大青鸟集团副总裁,1994-1997新加坡佳通集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龙克虎
中物协维修资金研究会专家组组长,湖北省房改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市物业事务指导中心副主任。
施法振
注册会计师,深圳中伦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所长,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48区第一届业主委员会主任,深圳市透明和谐社区促进中心监事、副理事长。拥有轧实的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凭着十多年的大型国营企业的生产管理经验,和从事注册会计师行业近二十年的审计工作经验,擅长企业内控风险、经营风险诊断,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对住宅小区物业财务管理有独到的研究,是国内首批从事小区物业财务收支审计的专业注册会计师,主持的小区物业审计项目被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评为注册会计师行业优秀开拓项目。
王伟雄
广东东联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注册物业管理师、保安管理师、物流管理师、建筑工程师、经济师。广东省政府采购评标专家、中国物业管理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汕头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副会长、汕头市环境卫生行业协会副会长、汕头市政协委员。
杨建华
南宁市裕丰·英伦小区第一届、第二届业主委员会主任。多次受邀作为嘉宾参加南宁电视台《电视问政》、《问政观察室》、《我是业主》等节目,带领的裕丰·英伦小区业委会经常被电视台和报纸等媒体作为样板小区接受报道,多次组织了全国性业主委员会论坛,广受好评。
陈剑军
从事社区治理、比较文化、合作机制等研究与实践推动工作。研究中,擅长运用博弈论与公共物品理论来分析公共事务的运行机制,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近十年间一直积极参与业主自治、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的实践推动工作,具有丰富经验。对国内城市业委会合作小组与全国业主知识共同体的大发展有较大贡献。除此外还参与了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立法预调研工作。本人秉持理性平和、务实求真的工作精神,倡导基层合作,得多方认可。除积极参与业主组织活动之外,还多次参与北京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的课题研究,亦与多家物业企业、社区治理组织都保持着丰富的合作。获得2016年《中国幸福社区公信榜》“十佳推动幸福社区建设年度人物”的称号。
景驳
退休人员。曾经历过下山下乡,中越自卫反击,企业公安工作。退休前系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层员工,曾任中海物业经理、区域经理、董事,中海物业深圳分公司助理总经理、副总经理,佛山分公司总经理等职务和企业内部讲师等。先后多次组织、策划、参与和领导了很多小区业主委员的成立、物业小区各类纠纷和突发事件处理。在住宅物业管理工作中较早提出《引领生活共建和谐社区》设想,曾与深圳市盐田区街道工作站率先推行法制进社区,建设幸福家园的活动等。
胡叩瑜
副译审(副教授),国家首批注册物业管理师,深圳市政府采购评标资深专家,深圳市建设工程评标资深专家,山东工商技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援外军工项目专家组专家,央企驻外机构项目经理,多次被市政府机关聘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曾任物业管理国家一级资质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深圳市高级专家协会会员,中物协、省物协、市物协常务理事,多次被评为市区两级"物业管理先进个人”,多次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独立主持了深圳市超大社区一一桃源村的招投标工作(70多万平米,8000多户),迅速平息了深圳市龙岗区、南山区第一次公开招投标项目的动乱局面。亲自参与了国家司法部、全国人大办公楼、国家图书馆,央行总部等物业管理及后勤管理的竞标及管理工作。曾接受中央电视二台《经济与法》栏目关于“物业社区通过招投标更换管家的矛盾处理”专访。在《中国物业管理》《住宅与房地产》、《21世纪中国》特刊等杂志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其中《企业扩张中项目交接的个案解析》、巜成功提升物业管理费的实践与体会》,《如何实现企业的良性运营》等多篇论文被国内相关刊物多次转载。亲自主持了宝安区弘雅花园,龙华区格灡郡阳光花园,福田区黄埔雅苑等大型社区的创建优秀小区及建设幸福社区的工作。本人从事物业管理20多年,具有丰富的物业管理经验,管理及组织协调能力强,能够应对和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深圳物业行业中享有一定的声誉。
排名不分先后
申报通道
申报材料发送至:zgxfsq@qq.com
咨询电话:0755-83327386、0755-83365363
招商热线:0755-83327386、0755-83365363